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Avi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产品展示

<
>

航空航天产业彰显“襄阳力量” 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4-01-25 12:48:18 |   作者: 产品展示

描述:...

详细介绍


  正在建设中的位于樊城区中航大道的航天特种装备产业园。(资料图片)该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8.05平方公里,是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电子电气和装备制造业产业为辅,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省级高科技工业园区,将作为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总部,入驻橡胶绝热层材料制备及应用、智能机电装备、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项目。( 谢勇  张沛  摄)

  从国产大飞机C919上的“襄阳造”座椅,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国产替代的航空航天机电、机电液压等产品……这些非常关注的“国之重器”背后,无不闪耀着“襄阳制造”的身影,彰显了“襄阳力量”。

  航空航天产业链是我市突破性发展的重点产业链之一,也是我市确定的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之一。2023年,我市在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高点站位、提前谋划,着力打造硬核支撑,全力抓好重点项目,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新增多家企业成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的潜在供应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航空航天产业链总产值累计增速为34.64%。

  眼下,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链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展翅腾飞、逐梦蓝天,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1月22日,记者在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航宇嘉泰)生产车间看到,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有序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3年,公司营收较2022年增长12%,净利润总额增长29%。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一路上涨,目前已中标国内航空公司260余架新飞机座椅订单,在手订单额达到12亿元。”航宇嘉泰规划财务部部长高枝告诉记者。

  作为目前国内具备机载设备国际化取证能力并成功实现为国际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配套航空设备的企业,航宇嘉泰的科研开发能力、试验验证能力、适航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跻身世界民航座椅第一梯队。

  高枝介绍,2023年,公司外部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内部产能建设取得新进展。去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航,航宇嘉泰为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获得一致好评;去年6月,航宇嘉泰最新成员——JT1122E系列长航程经济舱座椅在全球首次亮相,标志着航宇嘉泰跨入双通道飞机(宽体客机)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技术研发领域,航宇嘉泰航空座椅关键技术“航空适坠性技术”“乘员损伤评估和防护技术”等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航宇嘉泰成为全世界首家通过乘员头部损伤叠加颈部损伤试验的座椅厂家。航宇嘉泰还是SAE航空座椅委员会会员单位,参与制定航空座椅国际标准。

  航宇嘉泰董事长刘景丰说,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得益于从始至终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专业核心技术,沉淀出了独特的工艺,赢得了市场。”

  为了保证技术领先,航宇嘉泰将每年销售收入的近15%用于研发,并已获得70多项航空座椅专利授权,以及全球主要适航当局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认证,是中国商飞、航空工业西飞公司航空旅客座椅供应商,是C919、MA700、ARJ21等国产飞机旅客座椅供应商。

  “航宇嘉泰将持续深耕商用飞机座椅领域,深化与各主机企业的合作,为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刘景丰说。

  “上午刚和客户敲定产品交付时间。”1月19日,在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航力机电),副总经理丁佳乐十分忙碌,“今年以来,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产量和产值一路上涨,工人们坚守生产一线,加班加点完成生产任务,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航力机电是我市一家集科研、生产、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航空航天机电类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当日,记者在航力机电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熟练操作设备,电动机、飞机空调系统及相关零部件在流水线年,公司航空航天机电类产品进入中国商飞潜在供应商名单。”丁佳乐说,公司一款电动机成功应用到国产多种小型飞机上,预计2024年公司航空航天机电类产品产值可达近4亿元。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航力机电凭借电动机、飞机空调系统核心部件等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的关键零部件,在短短数年里发展成为我市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的佼佼者,多款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公司深耕细致划分领域,注重‘专而精’,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核心竞争力。”丁佳乐介绍,公司年年都会拿出营业收入的5%用于研发,并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丁佳乐和记者说,航力机电将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究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月18日,在襄阳航宇机电液压应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航宇机电液压)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设备。“今年以来,我们满负荷生产,订单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航宇机电液压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杨全志告诉记者。

  航宇机电液压业务涉及伺服元件、伺服部件、伺服系统、自动化装备等产品研制、制造及维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及应用,智能控制管理系统集成,智能机器人研发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工业、科学试验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是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拥有‘独门利器’,产品伺服阀已成功应用到AJ600飞机上。”航宇机电液压副总经理刘杰说,2023年10月,公司和国内刹车系统商实现配套,参与到国产大飞机C919产业链中。

  机轮刹车系统和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大脑”飞控一样重要。“此前,有关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我们围绕这一尖端技术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同时抓住大飞机国产化风口,实现刹车系统相关伺服元件、部件的国产替代。”杨全志说。

  航宇机电液压注重自主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员工7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6%。同时,公司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40余个高校以及30多个科研院所开展双向技术合作。

  为了确定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可靠性和稳定能力,航宇机电液压先后投建研制包括伺服阀试验台、伺服油缸试验台、伺服马达试验台等各类科研、生产装备15台(套),配套各类伺服分析和调试仪器、光学检测仪、各类电控产品测试仪器等30余台(套),配备各类测量设备200余台(套)。“我们坚持对产品做检测,确保产品达标。”杨全志说,这些设备也进行销售,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

  2023年,航宇机电液压营收超过5000万元,比2022年增加30%,2024年营收预计近8000万元。“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抢占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助力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杨全志说。

  近日,在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超卓航科)新厂区生产车间内,两台机器人配合默契:喷砂房内的一台机器人对发动机活塞裙做毛化处理,处理完毕后该工件顺着轨道进入多功能热喷涂房,由另一台机器人对毛化后的粗糙表面做增材处理。

  超卓航科是一家专门干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6年。2007年,该公司获得中国民航维修许可,成为国内航空公司承修商,目前与中航集团、中国航发、中国联航、东方电气、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众多公司以及中科院、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合作伙伴。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展介绍,2010年,公司航空部附件维修业务初具规模,主要是针对飞机液压、气动、环控、燃油等零部件进行深度修理。

  针对飞机起落架的裂纹故障,传统的维修方式是通过加强框架来延缓裂纹的扩展,但由此增加的几十公斤重量给飞机飞行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技术团队花费4年时间研发出冷喷涂技术,只需增加一两百克的重量就能带来更好的修复效果,实现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创新。”陈展自豪地说,该项技术实现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重大高价值部件原位喷涂增材制造,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经费。

  凭借该项技术,超卓航科产值翻两番,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博览会银奖等。

  去年6月,超卓航科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获得官方授权认证,可对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进行超规范修理。去年12月,超卓航科凭借领先行业的研发实力及完善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在超卓航科新厂区,记者看到,部分车间还在装修,预计春节前全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是扩建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增材制造生产基地项目、钛合金粉末冷喷涂工艺研发项目、高性能靶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陈展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超卓航科产值达7724万元。


上一篇:2023年引入14家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园区 贵州航空产业城乘势起飞 下一篇:走去看“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