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政府向与会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赠送了三件国礼“”,寓意非常深刻,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国军事和中国科技。2024年11月,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国家又进一步展示了大量的先进陆海空硬核装备(歼20,歼35-A、歼-15T、直-20J、彩虹无人机、九天蜂群无人机等),同时华为也发布了100%国产芯片的Mate7。现在
中国军工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老百姓知之甚少。西安在中国军工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以西安为例,以点带面来聊聊这个城市军工产业的成长历程和关键贡献。
阶段一:建国初期,处于摸索阶段,国家临时划分了四个部,分别是一机部(民用、电信、船舶)、二机部(航空、武器)、三机部(核工业)和重工业部。
阶段二:经过建国初期10年的发展,学习了苏联老大哥的经验,国家进一步细分了现代工业的经营事物的规模,正式成立了8大机械工业部,新部门中除了一机部和八机部之外,其他6个均为军工部门,以国家行政的方式来进行计划经济管理。这一段时期军工体系几乎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特点是“厂所分离”,科研院所从事设计研发,军工厂从事制造。
阶段三:改革开放后,国企开始改制,军工体系也逐渐调整改革,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了近20年,完整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研发和生产制度,同时参考了美国军工体系,从公司层面实现了“厂所融合”,期间经历多次分分合合,最终形成了我国六大领域的十大军工集团。
电子(主体业务:电子装备、半导体、基础器件、网信、网安、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从组织形式上看,十大军工集团向上受到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和工信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双线监管;向下则成立了众多上市公司和研究院所,例如大家熟知的成飞、沈飞和西飞就是航空工业的子公司,视频监控行业霸主海康威视则是中国电科控股的上市公司。以航天科技为例,其下辖有研究院,研究院下面有研究所,每个院所承担不同的职责,相互协作:
西安军工的发展历史与国家的整体国防发展的策略和布局密不可分,西安因其独特的战略防御地理优势获得了很多好机会,其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1953~1962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就是苏联援建的“156工程”,陕西分到了24个项目(与辽宁并列第一),其中西安承接了17个。1953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与苏联专家来西安考察,对城市发展进行了总体设计,这次规划明确了5个功能分区,即西郊电工城、东郊军工城和纺织城、阎良航空城、南部大学城,东郊的军工城诞生了一批很强的军工企业,包括西北光学仪器厂、西安机器制造厂、黄河机器制造厂、华山机械厂、秦川机械厂和东方机械厂等。
“156工程”项目的建设投产,奠定了西安的现代工业基础和城市产业布局,使得西安的工业装备和技术实力在当时全国乃至亚洲处于领先水平。西安也因此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156工程”带来了大量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随迁家属。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西安人口增长139万余人,其中迁移增长35万人(约占25%),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安的人口结构和文化素质。
“156工程”还带来了一大批配套的教育、科研和医疗项目,大批高等院校从沿海迁建、组建、合并、分设和扩建到西安,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19 所高等院校相继落成,数百个科研院所也相继建立,迅速提升了西安的整体教育和科研水平。国家从军队抽调医疗人才,组建第四军医大学和西京医院,规格堪比北京301 医院,有效改善了西部的医疗条件。
阶段二:1964~1979年,“三线建设”期间,西安获得大批重要工业项目。陕西省在“三线建设”中新建、迁建国防工业项目109个,其中航空工业33个(西安、汉中)、航天工业24个(西安蓝田、宝鸡凤县)、兵器工业11个(西安周边)、电子工业28个(商洛、宝鸡、铜川山区)、核工业12个(西安、汉中)、船舶工业1个(宝鸡凤县)。
在此期间,西安相继又建设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形成了完整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包括西安飞机制造厂、063/067航天基地、秦岭电厂、渭河电厂等。
阶段三: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新一代军工人继续艰苦奋斗和自主创新。“民” 战略的实施,促使西安的军工公司开始将部分先进的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拓展,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比亚迪汽车的发家地就是秦川机械厂(秦川汽车厂的前身)。进入 21 世纪,西安军工发展更是驶入了快车道,在航空航天方面,西安的科研团队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同时建设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即“航空城”)、西安韦曲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即“航天城”)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集群。
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西安的军工产业厚积薄发,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西安集聚了中国航天的1/3、航空的1/4、兵器的1/4强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力量,还有一大批配套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以下简单罗列一些数据,让大伙直观感受一下其军工实力:
科研院所方面: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十大军工集团在西安的研究所和子公司就超过40家。
西安是我国的运输机研发生产基地、神舟飞船80%零件产地、全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全国唯一的飞机试飞研究院、全国唯一拥有完整卫星产业链的城市,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产品很多都出自这里:
展望未来,西安军工产业将继续在自主创新之路上大步迈进,聚焦前沿科技,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与引进,深化军民融合,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书写更为绚烂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