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制造及修理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综合运用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新成就。现代飞机由上百万个精密加工的零件组成,飞机的生产要求先进的系统集成能力、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与之相适应。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飞机制造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制,已全面拉动飞机制造科技的发展。
飞机制造业通常采取“整机制造商-多级供应商”的制造模式。产业链的第一级为整机制造商,主要是做产品设计、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适航取证环节;第二级为关键航空子系统制造商,所提供的子系统包括机体、发动机、航空电子等主要机载设备;第三级最重要的包含众多为产业链上层的整机与子系统制造商提供零部件与材料的供应商。在航空产业链中,机务维修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基石,是航空保障服务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飞行安全,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维修产业在平均延误时间、航班正常率、保障起降架次、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保障性作用。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6家,比上年底净增1家。截至2022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165架,比上年底增加111架。2022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条,其中,港澳台航线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661家,比上年底净增62家。2022年底,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3186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1157架。2022年,比上年底净增通用机场29个,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399个。
近年来,民航维修业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行业规模逐步扩大。2022年中国民航维修业市场规模414.60亿元。当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大规模及稳定性的顶级企业,这当中主导者多为民航大规模的公司所拥有的维修业务部或者子公司。其中,航新科技2022年航空维修业务收入为9.47亿元,海特高新2022年航空维修业务收入为6.7亿元,安达维尔2022年航空维修业务收入为1.49亿元。
航空维修行业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航空维修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航空维修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行业协作和国际合作,提升航空维修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共六章。首先介绍了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的相关概念,接着介绍了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我国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介绍了国内外飞机产业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最后对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的投资及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民航局、商务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