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防军工行业整合动作频现。年初,兵装集团与东风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公告控制股权的人筹划重组事项,释放出央企资源优化整合的强烈信号。与此同时,、航天科工等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仍具提升空间,政策驱动下,军工行业改革正步入深水区,主责主业聚焦与产业链韧性增强成为核心方向。
兵装集团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2024年以来的管理层调整与重组筹划非常关注。2月初,旗下长安汽车、长城军工等7家上市公司集体公告控制股权的人筹划重组,或涉及汽车业务与防务资产的分拆整合。业内分析认为,兵装集团或剥离汽车板块,与东风集团旗下业务合并组建专业化汽车央企,而防务资产则有望与兵工集团整合,以强化国防工业核心能力。
这一调整与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领域集中”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兵装集团新任管理层成员周治平,曾在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及长安汽车任职,其跨集团管理经验被视为重组整合的重要支撑。通过统筹研发资源与产业链协同,兵装集团有望解决重复投资问题,提升防务业务的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重组动作亦引发长期资金市场积极反馈。公告发布次日,兵装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集体上涨,多只个股触及涨停,反映出市场对专业化整合的强烈预期。若防务资产顺利并入兵工集团,或将构建覆盖陆、海、空装备的完整军工体系,逐步提升我国国防工业的一体化能力。
与兵装集团重组并行,航天领域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亦成为改革重点。截至2023年底,航空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已超70%,而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仍处于较低水平。政策层面,国资委明确要求加快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推动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这为航天资产注入上市企业来提供了明确指引。
航天板块资产证券化率偏低,主要受制于院所体制与核心技术的涉密属性。但随着科研院所改制深化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卫星应用、电子信息等业务有望率先注入上市平台。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例,其旗下上市公司多聚焦细致划分领域,未来可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卫星研制、火箭发射等产业链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产业集群。
此外,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需与经营效率改善同步。对于已实现高证券化率的集团,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市场化手段将成为改革重点。例如,航空工业集团近年通过子公司分拆上市、优化股权结构等措施,持续提升ROE水平,为航天领域提供了可借鉴路径。在“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的背景下,航天板块的资本运作或将加速破局。
军工行业正站在改革深化的关键节点。通过重组整合与资产证券化双轮驱动,国有资本将进一步向核心防务与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集中,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